本文目录一览:
4、子曰:“有才无德,小人也;有德无才,君子也;然德才皆具者,圣人也。”
有才无德的经典语录?
有的人有德无才,有的人有才无德,有的人德才兼备,末味经另告手轴阳参赵两有的人德才皆无。
。
有才无德是什么意思?
出自《资治通鉴》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戊寅、前403)臣光曰:智伯之亡也,才胜德也。
夫才与德异,而世俗莫之能辨,通谓之贤,此其所以失人也。
夫聪察强毅之谓才,正直中和之谓德。
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
云梦之竹,天下之劲也;然而不矫揉,不羽括,则不能以入坚。
棠之金,天下之利也;然而不熔范,不砥砺,则不能以击强。
是故才德全尽谓之“圣人”,才德兼亡谓之“愚人”;德胜才谓之“君子”,才胜德谓之“小人”。
凡取人之术,苟不得圣人、君子而与之,与其得小人,不若得愚人。
何则?君子挟才以为善,小人挟才以为恶。
挟才以为善者,善无不至矣;挟才以为恶者,恶亦无不至矣。
愚者虽欲为不善,智不能周,力不能胜,譬如乳狗搏人,人得而制之。
小人智足以遂其奸,勇足以决其暴,是虎而翼者也,其为害岂不多哉!夫德者人之所严,而才者人之所爱;爱者易亲,严者易疏,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。
自古昔以来,国之乱臣,家之败子,才有馀而德不足,以至于颠覆者多矣,岂特智伯哉!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,又何失人之足患哉!译文:臣司马光曰:智伯的灭亡,在于才胜过德。
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,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,一概而论之曰贤明,于是看错了人。
所谓才,是指聪明、明察、坚强、果毅;所谓德,是指正直、公道、平和待人。
才,是德的辅助;德,是才的统帅。
云梦地方的竹子,天下都称为刚劲,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,不配上羽毛,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。
棠地方出产的铜材,天下都称为精利,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,不锻打出锋,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。
所以,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;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;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;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。
挑选人才的方法,如果找不到圣人、君子来辅助自己,与其得到小人,不如得到愚人。
为什么呢?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来做善事;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做恶事。
持有才干作善事,能无善不为;而凭借才干作恶,无恶不作了。
愚人即使想作恶,因为智慧不济,气力不胜任,好像小狗扑人,人还能制服它。
而小人的心机足以使他的阴谋得逞,他的力量又足以施展他的暴虐,这如恶虎长了翅膀,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!有德的人是令人敬畏的人,有才的人是让人喜爱的人;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,对敬畏的人容易疏远,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。
自古至今,**的乱臣奸佞,家族的败家浪子,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,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,难道仅仅是智伯吗?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,知道选择的先后,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!。
有才无德:成语出处
出自《资治通鉴》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戊寅、前403)臣光曰:智伯之亡也,才胜德也。
夫才与德异,而世俗莫之能辨,通谓之贤,此其所以失人也。
夫聪察强毅之谓才,正直中和之谓德。
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
云梦之竹,天下之劲也;然而不矫揉,不羽括,则不能以入坚。
棠之金,天下之利也;然而不熔范,不砥砺,则不能以击强。
是故才德全尽谓之“圣人”,才德兼亡谓之“愚人”;德胜才谓之“君子”,才胜德谓之“小人”。
凡取人之术,苟不得圣人、君子而与之,与其得小人,不若得愚人。
何则?君子挟才以为善,小人挟才以为恶。
挟才以为善者,善无不至矣;挟才以为恶者,恶亦无不至矣。
愚者虽欲为不善,智不能周,力不能胜,譬如乳狗搏人,人得而制之。
小人智足以遂其奸,勇足以决其暴,是虎而翼者也,其为害岂不多哉!夫德者人之所严,而才者人之所爱;爱者易亲,严者易疏,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。
自古昔以来,国之乱臣,家之败子,才有馀而德不足,以至于颠覆者多矣,岂特智伯哉!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,又何失人之足患哉! 译文 臣司马光曰:智伯的灭亡,在于才胜过德。
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,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,一概而论之曰贤明,于是看错了人。
所谓才,是指聪明、明察、坚强、果毅;所谓德,是指正直、公道、平和待人。
才,是德的辅助;德,是才的统帅。
云梦地方的竹子,天下都称为刚劲,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,不配上羽毛,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。
棠地方出产的铜材,天下都称为精利,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,不锻打出锋,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。
所以,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;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;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;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。
挑选人才的方法,如果找不到圣人、君子来辅助自己,与其得到小人,不如得到愚人。
为什么呢?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来做善事;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做恶事。
持有才干作善事,能无善不为;而凭借才干作恶,无恶不作了。
愚人即使想作恶,因为智慧不济,气力不胜任,好像小狗扑人,人还能制服它。
而小人的心机足以使他的阴谋得逞,他的力量又足以施展他的暴虐,这如恶虎长了翅膀,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!有德的人是令人敬畏的人,有才的人是让人喜爱的人;对喜爱的人容易亲近,对敬畏的人容易疏远,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。
自古至今,**的乱臣奸佞,家族的败家浪子,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,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,难道仅仅是智伯吗?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,知道选择的先后,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! PS:引用资料,增广见闻。
子曰:“有才无德,小人也;有德无才,君子也;然德才皆具者,圣人也。”
出自司马光 《资治通鉴》卷【周纪一】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,才德兼亡谓之愚人,德胜才谓之君子,才胜德谓之小人。
凡取人之术,苟不得圣人、君子而与之,与其得小人,不若得愚人。
何则?君子挟才以为善,小人挟才以为恶。
挟才以为善者,善无不至矣;挟才以为恶者,恶亦无不至矣。
愚者虽欲为不善,智不能周,力不能胜,譬之乳狗搏人,人得而制之。
小人智足以遂其奸,勇足以决其暴,是虎而翼者也,其为害岂不多哉!夫德者人之所严,而才者人之所爱。
爱者易亲,严者易疏,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。
自古昔以来,国之乱臣,家之败子,才有馀而德不足,以至于颠覆者多矣,岂特智伯哉!故为国为家者,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,又何失人之足患哉!。
有才无德什么意思?
有才无德意识是指有才华却没有品德的人,德行和才干出众的人,必定成为君子。
有才无德的人只能是小人,有德无才不过是庸人,有才无德,却可能是坏人。
智伯亡也。
才胜德也。
有德行却没有才华,通常是于有才无德。
对应来说的,有德有才为圣人,无德无才为愚人。
。